【一九四二 Back to 1942】2019✪腦粉影評✪但願我的頭為水,我的眼為淚的泉源,我好為我的百姓昼夜哭泣。
『一九四二年冬至一九四四年春,因為一場旱災,作家劉震雲的故鄉河南,發生了吃的問題。與此同時,世界上還發生著這樣一些事; 斯大林格勒戰役,甘地絕食,宋美齡訪美和邱吉爾感冒。』這是一段多可笑的開頭,上面提到的四件事情對正面臨旱災的老百姓來說,是可以相提並論的重點,而且這二年間,河南旱災死亡的實際人數高達三百多萬,可被記錄在歷史中的卻是甘地絕食七天帶來的和平抗爭。那一年是抗戰的第五年,在乾旱的襲擊下,二升小米加二顆核桃可以強暴一個女人、三升小米可以殺人,以食為天的古語,讓人可以比喻為鳥為食亡。即使教科書上千篇一律的寫著這段期間,主要是中華民族與日本帝國主義的矛盾,可當我們看完《一九四二》時,相信大家都沉默了。無論這部電影的評價為何,它都寫淋淋地呈現了一段無法抹滅的歷史,是即便下達了封口令或是往事不願再提都不能避開的。當作者說他要寫一篇關於一九四二年河南旱災的故事時,奶奶說:「這些糟心的事我都忘了,你還寫它,圖了啥呀?」; 記得最後收尾在老東家和被收養來的妮兒相依為命,而妮兒活下來的日子裡,不吃肉也不提一九四二的事。大抵是因為當他們沿著災民的來路上走回去,肯定都沒有食物可以吃了,那必須靠什麼活下來呢? 是那些滿山滿谷橫屍遍野的人肉吧。
旱災發生沒多久,河南當地大財主就帶著一家老小準備離開了,當時,老東家還氣宇軒昂的和女兒星星說:「窮人才叫逃荒,我們叫躲避戰爭。長則一個月,短則半個月就回來了。」是啊,誰也沒料想到這一出走,就走了一百多年,離鄉一千零一十二里路; 人事全非、家破人亡,死亡是幸福的,不用受苦,早早托生。剛開始東家還算幸運,雖然前一晚的大火燒毀了家中多數財物,但還是足夠打包餘下的糧食和錢財出走; 只有女兒星星抱了隻黑貓,一路上總將自己的食物分給貓吃,兩相伴的走著。日子長了也難挨呀~ 狗被逼急了都跳牆,更何況是人?! 夜裡不安份了,大夥開始賣孩子、賣女人,為了二升小米,失去人性; 可又怎麼怪他們,樹皮是啃到不能再啃了,即便把樹皮削成碎屑,再用石磨磨成汁,人都還是瘦的皮包骨。更別談論那還懷著身孕的兒媳婦了! 在孫子「留成」誕下的那一刻,東家本想把皮襖賣了換點小米熬成湯給媳婦補補身子,女兒星星不發一語的遞出了那揣在懷裡已經養了多時的黑貓; 東家還流著淚說:「爹對不起你啊,這貓你一路好生養著的。」星星倒乾脆只說:「我也要喝貓湯。」這就是人要想活下來的本能。
在這樣艱困的災難下,政府反而將責任推的一乾二淨; 即使已經有美國時代周刊的採訪記者白修德,將一路拍攝的畫面投稿至大公報,蔣委員長仍認為這是蠱惑人心的報導,隨即要求中央日報發表另一篇文章求以正視聽。政府洋洋灑灑的言論一概表示這都只是戰爭問題,偌大的中國裡,沒有民眾會因為沒有糧食而餓死,所有的外媒都是捕風捉影的妖言惑眾; 而這時已是河南民眾逃荒的第七十三天,離家四百一十里路。
當我們被《一九四二》人吃人、狗吃人的畫面扎的眼睛睜不開時,現實中的歷史可能更是殘忍; 我們都是透過電影感覺悲傷,可當時的人們啊,是親眼看著家人一個接著一個死去,最後活下來的都是孤零零的。沒有人可以孤身的活著,相互托附的都是剛好出現的陌生人,有沒有血緣關係都不是重點,陪伴著走一下相同的路已經是幸福。馮小剛導演在《一九四二》裡充滿著辛辣的諷刺,和對舊中國國政府的控訴; 可其實換個方式想想,在二零一二的年份拍攝《一九四二》比起批判,更多的應該是希望觀眾可以認識歷史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