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阿罕默德 Young Ahmed】2020|我們與善的距離|腦粉影評

《少年阿罕默德》以穆斯林青年為主角,當世界許多恐怖攻擊都與『穆斯林』畫上等號時,也許才是我們更該關注這部電影的原因。阿罕默德在單親家庭中長大,母親易怒酗酒,阿罕默德和其他兄弟姐們也相處不來,而宗教信仰是他唯一的精神支柱。在『伊瑪目』的煽動之下,阿罕默德認為『聖戰』是即將到來的物競天擇,他全心全意的等待著毀滅後的重生,甚至愈發不得多一秒去忍受那些與自己不相同信仰的人們。例如孜孜不倦怠地教導著他閱讀認字的老師,以及一直努力改變自己的母親… 阿罕默德幾近偏激的行為和虔誠的信仰讓周圍的親人和老師都感到憂心,反而阿罕默德認為這些『女性』都只是聖戰前的障礙物…13歲的年紀是正該無憂無慮的過著日子,沒有人知道為什麼阿罕默德會牽掛著信仰,並且以為祂會為自己帶來救贖。

 

真主是阿罕默德的中心,他會遵循規定反覆搓洗手掌數次、洗刷牙齒及口腔、定時的禱告和膜拜。這可能是阿罕默德唯一一個時刻認為自己和其他人是在相同的起跑線上,尤其如果當這樣的情境就可以讓阿罕默德忘記自己單親的家庭和一直被母親反覆嘮叨著的學習障礙的困境…在這裡,孩子們平日時間在清真寺中學習古蘭詩,部份的孩童會在父母的決定下在課餘時間至補習班之類的研習教室學習更豐富的知識。阿罕默德也不例外,他額外學習算術、語言,但是他沒有辦法接受其他與自己信仰不同的朋友和親人,甚至是一板一眼的認為和女性握手是不潔的。這讓他非常耿耿於懷,因為研習教室的老師伊內絲總是希望在說再見的時候,可以握個手是基本禮貌,但是阿罕默德卻總是用不屑的眼光看著伊內絲。尤其當阿罕默德知道伊內絲要透過流行音樂來教導其他學生認識更多詞彙時,阿罕默德和伊瑪目認為這是對真主的褻瀆,偏偏其他同學的家長都認為這是幫助孩子成長很不錯的方式。阿罕默德知道唯一不能背叛真主的方式就是殺死老師伊內絲…

 

《少年阿罕默德》劇情意外的在電影開始不到三十分鐘左右就進入高潮,之後的時間觀眾是目睹一個孩子的轉變。當我們都以為用真誠的愛心和教育就可以感化一個人的觀點時,《少年阿罕默德》也許是想告訴我們是大錯特錯…在故事裡,真正為阿罕默德著想的人,他都沒有看在眼裡,心心念念著自己可以成為聖戰士,為真主開啟一個新時代。阿罕默德是『渴望』的期待迎接那一日的到來。一個宗教信仰為什麼可以成為年紀輕輕的阿罕默德的中心? 這世界的仇恨和敵對難道還不夠多嗎? 族群的融合也許該有更圓滿的方式,一位神的眷顧不該是讓信者去殺害其他與自己不相同的人,善良在一個孩子的身上不是多餘,只是我們沒有想到是以一個最粗淺且當生死攸關自己時才做出的決定。阿罕默德是劣苗嗎? 假如以雨果所述「這世界上只有壞的耕種者」來看時,誰是阿罕默德的耕種者? 如果阿罕默德真的以世界和平為思想,那又僅僅會因為皮肉之痛而選擇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