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地 Yellow Earth】2019✪腦粉影評✪陳凱歌的心,張藝謀的眼

一九八四年代的電影還沒有許多的科技發達陪襯,真實、不花俏的寫實感濃厚,好比這部《黃土地》是陳凱歌導演的第一部作品,攝影居然是舉世聞名的張藝謀導演操刀,雖然沒有太多的對白以及轉折來擠進現在好萊塢劇情片充斥的電影市場,不過也是樸實的表達了在舊時代下的故事。另一最特別的是,電影配樂以陝北民歌穿插,不僅完整地呈現了影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同時也帶出對生命的熱情以及急欲擺脫落後人民的文化困境。因為『炎黃子孫』這個詞,闡述了人民就是在這塊土地上發展、卓越; 故事背景在國共內戰,八路軍顧青徒步深入小村莊裡搜集『酸曲』說是當地民歌的一種。在這偏遠靠近黃河邊的山丘裡,沒有什麼特別引人注目的事,他們好像與世隔絕般的照著老祖宗遺留下來的規矩,繼續日復一夜地辛勤工作著; 女兒就是最好的僕人,姐姐翠巧每天天還沒亮就開始走一段長長的路到黃河那,挑了兩擔水在肩上,搖搖晃晃地走著,弟弟憨憨是不會說話的,總是靜靜地跟在翠巧身旁,雖然個頭還嬌小,但已經會站的挺挺的像大人樣,保護姐姐。

 

顧青一個青壯年的大男人來到這裡,當然吸引了翠巧的注目,畢竟這位大哥哥和自己的父親、弟弟是極為不相同的; 顧青開口閉口提著八路軍,而且引以為傲,表示自己備受榮耀的文工團團員。就這樣一個舊時代的地方來了個新思想的青年,翠巧及憨憨是最深受影響的。父親已經年邁,早早就將年幼的翠巧許配給人家,說是娃娃親,不好不守承諾,且許多前收下的聘禮,又已經幫弟弟憨憨找了個好姑娘送去,只能拿出父親的威嚴做做樣子說:「按規矩,就是要嫁。」可顧青來了,掛在嘴邊的『新思維』慢慢啃食著翠巧原本以為可以按著步驟依循前進的人生; 在《黃土地》裡,陳凱歌導演早在二十多年前就開始寫『愛與自由』,這部電影雖然情感內歛,但翠巧的內心及腦海中的想法,都讓觀眾從話不出的旁白中聽出端倪。

 

當顧青初來乍到沒多久,曾要求翠巧的父親唱首民歌吧,讓自己好好抄下,可以回去交給文工團,沒想到老先生只說了句:「不愁不喜唱個啥」; 由此可知在陝北民歌中,所有的情感都是由歌唱者傳遞出來、發自肺腑,所以最後翠巧唱了。唱了一首又壯志又感慨同時悲傷的民歌,就在顧青踏上歸途之際,翠巧一邊等著顧青給自己帶來好消息,一方面又不捨顧青的離去,只好讓歌聲來陪伴顧青的歸途。與此同時,歌聲中帶著的悲傷是和翠巧同年齡的姑娘的命運,她們是照單全收的認了這一份『命』,無論是照顧父親、兄長,或是小小年紀就草草嫁人,套句父親說的話:「有飯吃就行了。」那誰又還能埋怨什麼呢?

 

而翠巧,恰恰正是《黃土地》最重要的一角,她帶出了思想和進步。好比顧青剛來時,在炭火盆邊對翠巧的父親說:「南方的男子也織衣裳,而女人都短頭髮上陣和男人一樣打仗。現在啊,興自由,女孩子都可以找自己喜歡的男子。」當時,翠巧的臉紅撲撲的,像是無言的說盡自己內心的悸動。可惜顧青還是來晚了,翠巧已經嫁人,在完婚的隔日,天都還沒亮呢,翠巧就帶著弟弟在黃河邊告別了。翠巧揣著包袱對著憨憨說:「姐苦啊,娊等不得到,把這個交給顧大哥。」然後是毫不猶豫的一個縱身上了那艘對比巨大黃河下非常渺小的船隻,她划著槳,充滿勇氣及對未來的憧憬,她必須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