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粉影評✪2011【孩子們 / 青蛙少年失蹤案件 Aideul】南韓懸案三之二 – 城西小學生失蹤事件

腦粉影評2011【孩子們 / 青蛙少年失蹤案件 Aideul

南韓懸案三之二城西小學生失蹤事件

 U82P736T32D343F375DT20110224225704  

因為網路文章,讓俏真心開始追尋三部以南案未破懸案為故事基礎之電影。先前的 #那傢伙的聲音,其電影呈現方式讓人為人驚艷。而這次的 #孩子們 (又譯 #青蛙少年事件) 則是更讓人深深著迷。青蛙少年事件已非第一次改編躍上大螢幕,在1992年時導演趙金煥首次以此案件為根本拍出 #回家吧青蛙少年。而這次介紹的則是於2011年導演李圭滿二次拍攝的 #孩子們。如果之前大家有關注到 #那傢伙的聲音,就會明白韓國在電影製作時擅以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故事為電影劇情大綱,並且以不舖張的手法忠實呈現故事為其宗旨,同時利用電影宣傳帶給社會的影響力,讓人們能夠重新審視此一案件,亦藉由輿論壓力讓當時未受注意的事情再次檢討、回顧和發人省思。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今年台灣首次買下版權,並欲由電影院播放的 #熔爐。據網路記載,#熔爐於韓國當地上映時受到囑目,並且經由人們探討及討伐聲量讓當局政府重新審閱此一案件,且重新宣判當時之嫌疑犯,縱使重新判決並無非常加重其罰則,但亦是大快人心。俏想也許這也是韓國經常翻拍社會案件一主因。畢竟隨著社會日新月異且知識增長,大家都希望藉由現在的能力去彌補舊時之錯誤,而光靠少部份民眾掀起舊檔太過草率,唯有透過新的方式還原當時事件,才足以激發人心。

 

#孩子們 是少部份能讓俏深為影片中其拍攝手法而著迷的一部電影。片頭開始以其一少年披著如超人般的紅色布巾做為起頭,他賣力的在小村鎮中奔跑,絲毫不停歇讓人印象深刻。而背景呈現出的村鎮看起來又是那麼的純樸,更讓人無法想像一件懸宕了二十年的失蹤案件會發生於此。緊接著是主角五名孩童齊聚的畫面,搭配著1991年當時首次將於大邱市舉辦的選舉廣播,大家都可以感受到村民認為社會即將更美好的悸動,但隨之發生的五名孩童集體失蹤,即可了解為何在當年可以掀起大風波。也因為如此,當時首位的民選總統盧泰愚親自下令全國大規模搜查,總計動員31萬警力,創下當時單一案件最大型動員人力之記錄。因為當時媒體大肆報導,因而引起媒體製作人姜智承的注意,姜智承因為偽造記錄片故事內容而流放至大邱,輾轉認識了擅自主張兇手有其人的大學教授黃佑赫。黃佑赫始終堅持自己的推理,認為兇手就是其中一名孩童的父母,更借力製作人姜智承從事媒體業善挖掘的好奇心,向當時警方表現了一場推理演說。並說服警方應當開挖失蹤孩童的家。電影劇情發展至此,著實讓人不勝唏噓。什麼樣的家長會為了政治選戰殺害幼童? 什麼樣的想法會讓人去懷疑失蹤小孩的父母? 一場看似鬧劇卻又充份展現媒體姿態的戲碼就此上演。

 

姑且不論孩子們這部電影是根據多少事實改編而成,劇中藉由媒體人的介入而衍生出許多讓人不可置信的衝突,是一大成功。也許是為了反諷媒體為了得到注目、衝高收視量而不思量是否會為受害者家屬帶來第二次傷痛。也也許是為了刺激電影的討論量而加寫。但其中這一段的故事插曲的確值得深思。我們這些置身事外的旁觀觀眾是不是真有著噬血的心態? 喜歡看著人們相互猜忌懷疑? 或者這就是潘朵拉的盒子本就包含著不信任? 我們都無從得知。但故事架構、情節發展的確引人入勝。